[專題]無性戀者的人生選擇,婚與不婚

  

  結婚生子與否是許多人人生最大的抉擇,結婚生子通常也意味著,人生的後半跟著塵埃落定。由於生子這件事情更為困難與複雜,許多結了婚的夫妻走到這邊,也會有部分夫妻選擇不生子,當個頂客族。聽起來,結婚感覺是一件相對比較簡單的事情。然而,結婚對無性戀者來說,可能也是個要天塌下來的人生磨難跟重大選擇。身為一位異性浪漫傾向無性戀的小弟,主要想要討論的,是「無性戀者」對於結婚的抉擇與否,以及心中的掙扎過程。由於這是篇「專題」文章,小弟會以自身狀況出發,並試圖帶入國外的論文來論述,希望讓這篇文章更加有說服力☆⌒(*^-゜)v

  首先先來闡述一下「異性浪漫傾向無性戀」的意義。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想跟異性談戀愛,但是不想與異性做愛」。對於每位無性戀者來說,都會經歷這個過程,就是,戀愛與性愛是可以分開的,對他人沒有性吸引力,而且不是嘴巴上這樣說,而是身體就是這樣如實反映的。

  對於這樣的小弟而言,結婚生子答案應該會是「跟異性結婚,但是不生子,因為不想發生性關係」( • ̀ω•́ )

  那麼,為什麼會小弟會一直在想要結婚跟不想結婚的想法之間搖擺不定呢?答案也蠻複雜的,不過小弟還是試著用最慣用的列舉法來列舉。


1.經濟不佳:

  這是最表面的答案。因為薪水不夠好,沒辦法養得起女方。但這樣講不夠精準(女方會說,又沒有要給男方養)。精準一點的敘述是,要與社會價值觀落在「男方付費」的女方相處,以小弟的薪水,會沒有辦法負擔。現在這個倡導「男女平等」的社會,依然還是有不少跟小弟同齡(也就是36歲以上)的女生覺得,男方付費是應該的。

  這件事情也發生在小弟的第三任女友,不管是平常吃飯、打球、看電影,甚至未來的婚紗、房租,全部都要小弟支出。基礎觀念溝通不了,到最後就會變成男方全額背車貸、房貸,結果小弟恐怕無法負擔。不過,小弟相信,不是每個女方都認為要「男方付費」的,並祈禱這樣的問題,能慢慢隨著世代更迭而實現。


2.長輩觀念:

  這是比較偏表面的答案,一般是對長輩。小弟明明有性能力,也想要結婚,卻不想生子。在長輩的觀念裡,會覺得比較奇怪,你又不是性無能,也不是同性戀,為何結了婚卻不生子?我想要有個孫子抱抱啊。如果小弟辛苦結婚之後,還要應付長輩年年都會問的問題,那乾脆就不要結婚了。反正問說為什麼不結婚,就把問題丟到表面的答案「經濟不佳」就好。

  同輩雖然對於無性戀的了解比較少,但一般可能只會覺得,喔,不生孩子就當個頂客族,也沒什麼大不了。晚輩就還好,對於性向光譜比較有接觸,可能甚至都在性傾向探索階段,對於無性戀說不定都比長輩還來得了解。對於這樣的問題,很明顯也是隨著世代更迭可以改善。


3.外貌與健康不佳

  這是稍微深一點的答案。因為小弟外貌太中年大叔、曾經罹患過精神疾病,女方沒辦法接受,也是一個潛在沒辦法找到終身伴侶的理由。一般小弟都會用這類外貌或是健康當作理由,來看看對方是否能接受,通常問到這邊就濾掉一大半的對象了。因為這些問題比較偏向個人,去減肥、整形,定期看診保持身心狀態,其實是用金錢跟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


4.高成低就的社會觀感:

  這是再深一層的答案。因為小弟學歷高(交大碩畢,高於平均學歷)但薪水低(實領3.5萬NTD/月,低於平均薪資),如果跟薪水更高的異性結婚,會被不知情的外人說嘴,例如「吃軟飯的男人」、「不思進取」、「沒有企圖心」、「沒路用的男人」等等。因為小弟的薪水低於平均薪資,要碰到薪水比自己高的女性相對容易很多。當然,小弟也可以很厚臉皮的跟比自己薪資高的女方結婚,但這樣只是給自己更多罪受、最後還下不了臺而已。

  這也是一種老舊的社會枷鎖,認為男人就應該怎樣怎樣,要有好的外貌、品德、學經歷、成就等等,這樣女方才會幸福。把人生的幸福關鍵放在他人身上,而不是自己追求跟探索,這樣的觀念不是陳腐是什麼?即便嘴巴上不說,但小弟相信,這種觀念會如影隨形的潛伏在人的心中,心裡一樣還是會murmur。小弟覺得,時間是一樣的解方,這種問題也只能慢慢隨著世代更迭而慢慢消弭。


5.男女特質不同:

  這是更深的答案,但其實很簡單。男女本來就不同[1][2]。小弟的狀況是,有時候會被女性的「親和力」吸引,有些時候會被女性的「神經質」給疏遠,然後造成了在「想要跟她度過一生」跟「不想要跟她度過一生」之間搖擺不定。然而,小弟並不會被男性的「外向性」、「決斷力」等特質吸引或是疏遠。這也是很關鍵的一點,為何小弟會定義自己是「異性浪漫傾向」無性戀,而不是「同性浪漫傾向」無性戀、不是「雙性浪漫傾向」無性戀、亦不是「無浪漫傾向」無性戀等[3]。

  男女特質不同已經沒有解方不解方的問題了,而是自古至今的男女都會碰到的根源,也是研究者一直以來在研究的議題。時間這時候不再是解方,時間可能讓男性與女性變得的更了解、或是更不了解彼此。包容彼此的特質也許是一個解方,不過這點在目前以速食主義為上、求新求快的這個社會,不管是異性還是同性,要與對方有陪伴一生的信心與覺悟,實在不好說。


6.性傾向問題:

  其實最深的答案,不但簡單,還如此地暴力,暴力到讓小弟沒辦法正臉面對自己。上面在「男女特質不同」中有解答到小弟定義自己是「異性浪漫傾向」。那麼,為什麼會定義自己是「無性戀」呢?這跟性慾的源頭有關。從小時候,小弟就無法接受一般人會看的A片或是A漫,不管是異性相交還是同性相交,小弟都看不下去,也不想跟其他人有性行為,甚至以前會覺得噁心。在30多歲的時候,小弟致電詢問[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詳細詢問過後,得到的答案便是「無性戀」,小弟也不排斥這個光譜,便這樣接受了。

  但是事實是,小弟是有性慾的,只是不想跟人做,只想自己來而已。隨著年齡增長,其源頭也越來越清楚,也知道自己並沒有多高尚,只是一個有特殊性癖的變態而已。BDSM對小弟來說是個配菜,那主菜究竟是什麼呢?嗯...可以去コミケット的一些專區繞繞,也許會不經意看到小弟喜歡的內容。

  小弟還是可以在一般人面前表現得很高尚,說自己不看A片,但心裡其實很清楚,因為自己看的A片只是跟人家不一樣而已。所以,如果今天要跟異性聊到這麼深入的話題,對方能接受的程度應該已經低到不知道哪個海底了,小弟覺得,光是這點就沒辦法找到終身伴侶了。

  寫了這麼多,上述這些畢竟都只是小弟的個人見解而已。那麼,專業的論文是怎麼解讀無性戀的這個議題呢?(•ㅂ•)/


《中國性革命中的無性戀:無性婚姻作為因應策略》[4]

  由香港浸會大學的Day Wong於2014年發表。節錄這篇論文的一些重點如下。

>>激烈的全球化,促進了中國無性戀者與其他國家無性戀者之間的聯繫。中國無性婚姻婚戀機構和網站的激增,需要人們關注無性戀者對幸福生活的想像,這種想像與其說反映了全球化的無性戀話語,不如說反映了中國現有的文化資源。柏拉圖式的愛、獨身、頂客(DINK)家庭(雙收入、無孩子)和大家庭等觀念幫助中國無性戀者改寫婚姻和家庭劇本,以適應他們的喜好。然而,對幸福婚姻的追求,以及對無性別認同的探索,都受到規範中國人性生活的醫療制度的約束。

>>中國專家認為無性戀是威脅夫妻和諧的,中國網路上則流傳著「無性戀是一種可以認同的性傾向」。一些中國無性戀者透過選擇退出婚姻來展示自己的機構,而其他許多無性戀者則透過重寫婚姻和家庭劇本以適應自己的喜好來實現這一點。中國無性戀者將重點放在照顧和情感上,而不是性;將重點放在兄弟姊妹情誼上,而不是夫妻關係。此研究揭示了,中國人如何利用大家庭的文化敘事來重塑「無性婚姻」的意義。

>>然而,幸福生活的構築並不能擺脫主流論述的壓力。即使追求無性婚姻,「找合適的人」的過程仍沒辦法與「找合適治療」分開,專家和無性戀者建議,在選擇「無性婚姻」之前必須進行徹底的醫療診斷為了將無性戀與性冷漠或性恐懼症區分開來,無性向全球化論述指導個人尋求醫療,來糾正他們對性的負面態度。對「無性婚姻」的追求,和無性戀的反醫學化的話語,都可為管理中國人性生活的真理醫療制度提供力量。


《無性戀》[5]

  由Luke Brunning, Natasha McKeever於2020年發表。節錄這篇論文的一些重點如下。

>>無性戀者不會對他人產生性吸引力。但許多無性戀者都有戀愛關係,有些人也會進行性活動。無性戀者約佔人口的1%至6%。然而,除了少數例外,無性戀者及其經驗一直被哲學家所忽視。這種忽視在幾個方面都存在問題。實際上,理論上對無性戀的忽視導致了它的日常抹殺和誹謗,這繼續傷害著無性戀者

>>無性戀的標準定義是對其他人缺乏性吸引力。稍後我們就會明白,「無性戀」是一個誤導的術語。也許一些更笨拙的東西,例如“阻礙”,可以更好地捕捉無性體驗的核心內容;也就是說,對他人缺乏明顯的性吸引力,不一定缺乏性慾、性活動或其他類型的吸引力

>>無性戀並不複雜。這不是病。這不是創傷的自然跡象。這不是一種行為。這不是決定的結果。這不是貞潔誓言,也不是我們「拯救自己」的表達。從定義上來說,我們並不信教。我們稱自己為無性戀並不是為了表達純潔或道德優越。我們不是變形蟲或植物。我們不會自動產生性別困惑、反同性戀、反異性戀、反任何性取向、反女人、反男性、反任何性別或反性行為。我們不會自動經歷一個階段、跟隨趨勢或反抗。我們並不是以拘謹來定義的。我們並不是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伴侶而稱自己為無性戀。我們不一定害怕親密關係。我們並不要求任何人來「修復」我們。

>>我們接受無性戀的常見定義為缺乏性吸引力,並透過對性吸引力提供類似可供性的解釋,來解釋性吸引力和性慾的區別。有了這種區別,我們表明無性戀與獨身或慾望障礙明顯不同,並且一些現有的性慾哲學理論難以適應無性戀。然後,我們以關於非性吸引力多樣性的無性證詞為基礎,回答對無性浪漫提出的兩個常見反對意見:浪漫關係需要性吸引力,或者在沒有性吸引力的情況下,性行為不足以關注某人作為個體。

>>其他無性戀者確實以更直接的方式體驗性慾和幻想。尤爾研究中的兩位不同參與者描述了他們的幻想:「我確實有性幻想,但大多數時候它們不涉及我或任何真實的人。我對虛構的男性伴侶以及他們的浪漫和性關係和事件產生性幻想。我不會讓自己陷入幻想。這對我來說完全沒有吸引力。相反,我想像其他人處於性情境中,並專注於他們的想法和感受,以獲得一種替代性的興奮。我不想和我想像中的任何人發生任何性行為,而且他們本身也不會讓我興奮。」

>>認為自己是無性戀的女性多於男性:在Bogaert 2004年的樣本中,只有29%認為自己是無性戀的人也認為自己是男性。他對此提供了幾種可能的解釋,包括一些女性可能內化了這樣的觀點:男性應該比女性更具性慾,或者女性可能更有可能將自己視為性對象,而不是性的積極參與者。需要對性別和無性戀之間的關係進行更多研究,但對性的性別期望可能在無性戀者遭受的傷害中發揮作用。這些期望也可能導致一些人誤以為自己是無性戀。然而,我們認為,最好相信而不是不相信人們關於自己無性戀的證詞,特別是因為一般來說,與男性相比,女性在自己的心理、慾望和性取向方面不太可能被認真對待。

>>「無性戀」可能是一個誤導性術語。相反,無性戀者和追求怪癖和/或BDSM生活方式的人的共同點是,性慾(如果存在)可能不會透過以個人為中心的性吸引力來體現,而是透過其他形式的吸引力來激發和興趣,例如對結構性角色配置(主導和順從)、特定場景和情況(羞辱)或對某些材料(乳膠、毛皮)的興趣。總之,這項新興研究表明,無性戀者經常經歷性慾,但它要么與對人的任何興趣脫鉤,要么其有意關注的焦點不是個人,而是其他情況。因此,性慾和性吸引力之間的連結是流動且鬆散的。

>>儘管無性戀者沒有受到與同性戀者類似的法律懲罰,但他們仍然受到歧視。事實上,她引用的研究表明,異性戀者對無性戀者的偏見可能比對同性戀者和雙性戀者的偏見更大。事實上,缺乏對無性戀者所面臨的偏見和歧視的認識進一步加劇了這種偏見。此外,無性戀常被貶低為「不成熟」、「潛力的浪費」或「可憐的存在」。發展性慾被視為成為成年人的關鍵部分,十幾歲後仍保持處女狀態的人有時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懷疑或憐憫。對於從未發生過性行為的無性戀者來說,他們可能會發現人們要求解釋原因,為他們感到難過,並希望他們改變主意,以便能夠體驗性行為。


《浪漫主義、無性戀與關係(非)形成:A類單身人士如何挑戰浪漫規範並重新構想家庭生活》[6]

  於2023年發表。因為比較新,僅能看到論文摘要。摘要如下。

>>在這項研究中,展示了無性戀和無性戀譜系中的個體如何駕馭他們的性關係和親密關係。透過定量數據分析以及對無性戀和/或無性單身人士的採訪,這項研究揭示了性的複雜性以及性、浪漫和家庭結構之間的交叉點。 首先,我強調異性戀(非無性戀)單身人士最有可能表達對浪漫關係的興趣,其次是無浪漫異性戀(非無性戀)單身人士,而無浪漫無性戀單身人士對浪漫關係幾乎沒有興趣。我將重點放在無性戀和無性戀譜係受訪者如何(1)顛覆對規範性和浪漫伴侶關係的期望(2)理清性、浪漫和家庭的概念(3)重新構想關係和親屬關係以形成自己的親密關係。


《無性戀及其對 LGBTQ 父母家庭的影響》[7]

  由加州州立大學聖貝納迪諾分校的Megan Carroll於2019年發表。節錄這篇論文的一些重點如下。

>>無性戀通常被定義為缺乏性吸引力,已成為一種相對較新的性別認同類別,很少有研究探索無性別家庭和養育子女。在本章中,我回顧了有關無性戀的文獻及其對育兒研究和LGBTQ父母家庭的影響。首先,我透過回顧無性戀的相互競爭的定義以及無性戀群體中不斷變化的性和浪漫傾向詞彙來解釋無性戀的含義。我還研究了導致無性戀特別難以研究的方法論問題,以及無性戀作為一種身份運動的發展,以抵抗性功能障礙的病態敘述。接下來,我研究了無性戀與性別、種族、階級和殘疾之間的交叉點,並專注於無性戀與更廣泛的LGBTQ群體之間的關係。然後,我回顧了關於無性戀個體的養育、親密關係和邊緣化經驗的現有知識。敦促從業者考慮多種親密關係的有效性,因為對無性養育的研究可以進一步加深社會對愛和家庭形成的不同表達方式的理解。

>>作為一個邊緣化的性取向類別,無性戀可以為 LGBTQ養育議題提供許多討論。無性戀意味著對任何性別的人都缺乏性吸引力,挑戰了愛、性和關係的主導範式無性戀者透過各種夥伴關係模式找到親密關係和情感滿足,挑戰了性活動使關係合法化或浪漫愛情應優先於柏拉圖式愛情的觀念。然而,無性戀長期以來一直被忽視,以至於許多人仍然將 LGBTQIA+中的「A」與「盟友」而不是「無性戀」聯繫起來。無性戀通常被稱為「隱形取向」,與其他性取向相比,無性戀的研究尤其不足。然而,在LGBTQIA+家庭研究背景下對無性戀的理解可以幫助學者和從業者適應日益多樣化、複雜和流動的性別和性行為模式。

>>無性戀與更大的LGBTQ群體之間的關係也是一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領域。儘管Mollet和Lackman發現無性戀者表示受到LGBTQ群體的排斥和孤立,但仍需要更多研究來了解無性戀和LGBTQ群體的聯繫和破壞點,並確定無性戀和LGBTQ 體之間存在共性的社會背景人是最突出的。例如,無性戀者以歧視、言語侮辱、病態化、醫學化敘事的形式報告了邊緣化經歷,所有這些都是LGBTQ群體中常見的模式。同樣,無性詞彙的發展以及一些發現「無性」一詞後報告的驗證也可能是一個相關的聯繫點。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了解無性戀個體的具體性行為以及無性戀和跨性別者之間的顯著重疊。

  從搜索到部分的論文看來,並沒有特別為無性戀者寫下應該結婚或不應結婚的絕對觀點,更多的研究則是討論,這個性傾向是怎麼來的?跟原生父母的關係?目前的哲學理論是否能夠兼容這個性傾向?社會要怎麼應對這樣的族群?如何以這樣的身分在人群中生存下去?...等等。當然,因為國外對於無性戀的研究也不少,雖然是少數族群,但還是一個很好的研究題材,應該還是可以期待更多的論文產出跟文獻參考(๑¯∀¯๑)

  總結來說,小弟從自己的無性戀親身經歷與想法出發,並帶出各式各樣的論文觀點,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朋友對這個神奇的性傾向有更多的認識。結婚與否的心頭交戰,勢必會在小弟心中繼續交戰下去,前方也有很多的不確定性跟荊棘路要走。希望寫下下一篇專題文章時,小弟已經找到了更加穩定的答案給大家參考(❛◡❛✿)

參考資料:

[1] 台南市教育局 - 論文主題:性別差異與性別角色 (註:較女方觀點)
http://lib.khgs.tn.edu.tw/webtest/93/%E7%B6%9C%E4%B8%80%E4%BB%81%E5%8A%89%E5%AD%9F%E6%BD%94/new_page_5.htm

[2] 天下雜誌 - 男人和女人 性格真的不同嗎?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79051

[3] 認識多元性別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blog/1947

[4] Asexuality in China's sexual revolution: Asexual marriage as coping strategy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76113688_Asexuality_in_China's_sexual_revolution_Asexual_marriage_as_coping_strategy

[5] Asexuality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japp.12472

[6] Aromanticism, asexuality, and relationship (non-)formation: How a-spec singles challenge romantic norms and reimagine family life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13634607231197061

[7] Asexual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GBTQ-Parent Families
https://osf.io/preprints/socarxiv/mwxg3/downloa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